索引号: 113308240026265253/2017-1517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17-11-03
发布单位: 发改局
2012年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基调,紧紧围绕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和钱江源旅游度假区建设,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8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2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43.08亿元,增长10.7%,其中:工业增加值35.23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34.08亿元,增长12.4%。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增长4.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20.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0.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9.4%,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7:49.7:36.6调整为13.0:48.6:3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2501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已接近4000美元,达到3962美元),比上年增长9.7%。2012年全县经济呈现低速开局、逐季企稳的走势,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7.1%、9.3%、9.9%,全年增长10.2%。

  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类上涨5.0 %,居住类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3%,烟酒及用品上涨1.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716人,有1708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16人,失业率为3.51%,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1930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3.7%。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577万千瓦时,增长16.1%;全行业用电量41353万千瓦时,下降19.0%,其中工业用电量33376万千瓦时,下降24.2%。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8.0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25.23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0.13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比上年均略有增长,粮经比为52.6:47.4。成功举办“2012”开化龙顶开茶节,名茶生产量稳价升,全年名优茶产量1815吨,增长7%,产值5.03亿元,增长22.1%。菌种生产基地建设和菇农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全县金针菇菌种质量、菌袋生产成品率、出菇情况均表现良好,初步统计全县各类食用菌生产总量为1.504亿袋,与上年基本持平。蚕茧产量有所下降,价格总体稳定(春茧跌秋茧涨),产量382吨,产值1336万元,分别下降25.7%和下降23.3%。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0011吨,增长3.8%。全年生猪出栏10.06万头,增长4.0%,家禽出栏51.37万只,与上年持平。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3886吨,增长12.7%。

  扎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建成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2个。全力推进“一村一品”工作,村头镇大黄山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名茶专业村。5个主导产业园区、1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进展顺利。农业产品品质结构进一步调优,坚持开展科学研究,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全县水稻优良品种种植面积12.00万亩,玉米优良品种种植面积4.3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24.50万亩。全县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31个,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9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35个。

  围绕钱江源头生态资源保护,林业生产朝着生态公益林、经济林方向发展。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1.68万亩,其中迹地更新面积1.11万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113.5万亩,其中本年新增3.5万亩。2012年末,全县森林面积268.9万亩,森林蓄积量90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0%。2012年7月,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获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新林权流转网络竞价机制,支持农民土地入股,完成林地、土地流转1.3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12年,全县水利建设资金总投入2.67亿元,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劳动力5.71万工,完成土石方44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7.25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14.19万亩。河道整治36.1公里,2012年千万农民饮用水建设工程54项。年末农村自来水受益率94.94%。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16万千瓦,比上年末增加1637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8101吨,农药施用量458吨;农林牧渔水利业用电量424万千瓦时,增长19.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17家,大中型企业4家。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县工业总产值136.94亿元,增长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90.03亿元,增长5%,其中:重工业54.45亿元,下降13.7%;轻工业产值35.58亿元,增长57.4%。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7.64亿元,增长8.6%,产销率97.34%,比上年同期提高3.1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4.71亿元,下降9.5%。新产品产值12.76亿元,下降11.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70亿元,比上年增长9.4%;利税总额达9.02亿元,增长80.4%,其中利润4.68亿元,增长29.6%。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评得分为317.79分,比上年降低21.31分,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1.13%,资本保值增值率109.04%,资产负债率66.68%,流动资产周转率1.38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5.43%,全员劳动生产率272142元/人,产品销售率97.34%,工业产品质量指数100.0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0.22%,企业亏损率21.32%,新产品产值率14.1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8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县实行公开招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150项,邀请招标16项,直接交易54项,应公开招投标项目公开招投率达100%,监督工程总个数109个,其中竣工工程84项,工程合格率为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21.43亿元,增长180.1%。非国有控股投资32.60亿元,下降15.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0.70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投资20.16亿元,下降29.2%;第三产业投资33.18亿元,增长93.8%。全年投资施工项目241个,增长17%,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28个,下降2.3%,亿元以上项目28个,增长40%。

  全县基础设施投资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8%。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6.49亿元,增长9.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1.38亿元,增长665.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1.00亿元,增长647%;教育设施投资0.47亿元,下降42%;卫生设施投资0.76亿元,增长259 %。

  全年共安排“四大工程”重点建设项目78个,实际开工建设73个,开工率93.6%,完成投资34.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3.0%。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项目39个,其中完工项目24个。2012年,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三大类39个项目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6.32亿元,占年度计划110.3%。有3个项目已全面完工,24个项目进入验收程序。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5.24亿元,同比增长13.1 %,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43.27万平方米,增长1%,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7.12万平方米,下降63.6%;房屋竣工面积7.56万平方米,增长14.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91万平方米,增长13.5%;商品房销售面积5.89万平方米,增长28.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24万平方米,增长41.6%。商品房待售面积10.96万平方米,增长69.3%,其中住宅待售面积8.41万平方米,增长110.2%。商品房销售额3.62亿元,下降31.5%。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完成交通邮政业增加值3.25亿元,比上年增长4.8%。

  杭新景高速公路开化段土地征迁全面完成,工程全线开工,全年累计投资10.54亿元。年末各类公路里程1493.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9.72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168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1522万人公里;货运量680万吨,货运周转量106731万吨公里。全县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7500辆,其中私人汽车17000辆,出租汽车95辆。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32亿元,比上年下降8.3%。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5.71万部,下降4.5%,其中城市电话1.60万部,下降3.8%;农村电话4.11万部,下降4.7%;小灵通3317部,下降16.2%。在城乡电话中,有住宅电话4.33万户,下降6.4%,其中城市住宅电话0.94万部,乡村住宅电话3.39万部;公用电话2366部,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6.1部,比上年下降0.6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3.47万户,增长5.1%,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66.2部,比上年增加3.2部。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3.75万户。

  六、国内贸易

  201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分城乡看,县城的零售额20.34亿元,增长15.3%,县以下的零售额24.19亿元,增长15.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37.78亿元,增长15.4%,住宿餐饮业6.75亿元,增长14.5%。全县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2个,全年实现成交额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3个,成交额7.65亿元,增长7.4%。全县22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0.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1113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4.5%。其中:出口9782万美元,增长8.7%;进口1352万美元,下降66.4%。自营进出口企业不断增加,2012年有19家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累计达到147家(含三资企业),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50家。

  2012年,成功承办第七届中国(衢州)华东旅游交易会暨2012浙江森林旅游节。我县荣膺“2012中国休闲小城”称号,根博园创建5A级景区通过省级初评并入选长三角“100个不得不去的景点”和“浙江最美特色风景”,钱江源入选“浙江最美生态景观”。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41.2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0.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2%和25.0%。另接待入境旅游者11567人次,增长14.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05.97万美元,增长15.6%。全县星级饭店达到8家,A级旅游景点3个,名胜风景区1个。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3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7.4%,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8%,增长5.3%,全县完成各项税收4.01亿元,比上年增加3323万元,增长9.0%。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9.40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0%,增长8.3%,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三大民生支出3.86亿元、1.64亿元和1.56亿元,分别增长10.2%、25.0%和18.8%。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含农发行)113.93亿元,比年初增加19.2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2.30亿元,比年初增加11.01亿元,增长21.5%;人均储蓄存款按户籍人口计算为17571元,增加3046元,增长21.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7.05亿元,比年初增加10.2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67.6%,比上年同期降低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为304万美元,比年初增加83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为220万美元,比年初增加91万美元。2012年4月28日,以中小企业主办银行为市场定位的金华银行首家异地县域支行——衢州开化支行隆重开业。年末全县共有保险机构12家,全年保费收入20529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财险保费收入8683万元,增长19.0%;寿险保费收入11846万元,增长1.8%;支付各类赔款7483万元,增长32.1%,其中财险赔付3938万元,增长9.6%,寿险赔付3545万元,增长71.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县有科技活动的单位56家,拥有科技活动机构29个,其中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1家,省级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5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家,引进省级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6家,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家。年末全县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5家,省农业科技企业19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省专利示范企业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市级科技型企业9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20家,市级创新型企业4家。2012年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5项,省级新产品13项。全年申请专利275件,其中发明专利58件;获得专利授权149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获市科技进步奖2项。2012年,网上发布技术难题招标21项,提供研发经费1738万元;正式签约项目10项,合同金额885万元。全年科技投入合计11274万元,增长10.0%,其中:全县财政科技投入5396万元,增长10.8%。

  2012学年,全县普通高校考试报名人数1822人,上线人数1501人,录取人数1455人。全县共有中小学56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2所;普通初中9所;小学41所;特殊学校1所;另有教学点11个。全县共有幼儿园83所,其中民办幼儿园66所。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472人,初中招生3359人,小学招生3116人,职业中学招生1079人。全县中小学校在校生35843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828人,初中在校学生9117人,小学在校学生18805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3058人,特殊学校35人。小学入学率为100%,毕业率100%,巩固率100%,升学率100%;初中入学率为100%,毕业率99.87%,巩固率100%,升学率95.25%。全年有两所学校顺利通过浙江省绿色学校验收;11所中小学通过浙江省标准化学校验收;开化二中通过国家语言示范学校验收并被评为浙江省示范家长学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艺术中心1个、时代电影大世界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50个。255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全县共有文化骨干队伍328支、民间文化艺人才512人、5支民间乐队、6个民营剧团。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省级13处,县级86处;文保点66处。全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保护名录1个(开化草龙),省级17个,市级29个,县级101个。18个乡镇全部实现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城区及华埠镇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已经完成,其他乡镇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有序推进,全年共完成1900余户。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3个,有线电视节目68套,共有有线电视用户8.12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2.38%和94.95%。

  年末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家。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900张;卫生技术人员1127人,其中医生44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29.39万人,参保率为96.25%。年末拥有乡村医生225人。从实施“驻村医生制”以来,驻村医生为农村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32.60万份,全年诊疗85.52万人次。

  2012年,我县成功承办“体彩杯”浙江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协办2012年浙江省首届女子体育节“体育彩票杯”乒乓球比赛和健美健身比赛。全年我县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获金牌21枚,奖牌44枚。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着力开展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稳步推进,2012年等级运动员人数不断增加,新发展三级运动员50人、少年级运动员65人。全县拥有比较完整的标准体育场馆4个。

  十一、环境保护

  年末全县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8人;环境监察大队1个,环境监察人员7人。年末共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17个,市生态示范乡镇1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212个;省级绿色饭店1家,省级绿色企业9家,省级绿色学校12所,省级绿色社区6个,省绿色家庭15户,保护母亲河省级生态监护站2个,省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1个。年末烟尘控制区234.03平方公里,空气中年平均可吸入颗粒物0.03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0.024毫克/立方米,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36,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全县三大水系水质达Ⅱ类标准以上,饮用水源合格率为100%,城市交通噪声值67.6分贝,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全年共调处环境信访投诉案件105件,其中水污染类投诉30件,大气污染类投诉56件,噪声污染类投诉15件,其他类投诉4起,省转投诉8件、市转信访2件,处理结案率100%。圆满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年度任务,共建设垃圾分拣场4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处,铺设污水管网21310米,配置垃圾桶401个,建设微动力污水治理设施2座、废弃矿山矿尾水治理工程1座,发展沼气10户,矿尾水治理工程和散养户集中养殖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建成运行。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完成改造加油站23个。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2年末,全县总人口354842人,比上年增加5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774人,减少780人。全年出生人数5270人,出生率为14.86‰,死亡人数3816人,死亡率10.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0‰,比上年减少0.86个千分点。

  全县职工工资总额15.28亿元,职工平均工资36980元,分别增长12.0%和6.0%。其中城镇以上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94亿元,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54785元,分别增长11.5%和5.0%。据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67元,增长11.1%。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538元,增长11.1%。

  年末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36588人,其中在职职工2882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8852人,其中在职职工29737人;参加失业保险18554人,共为735个失业职工发放了2156次失业救济金。全年发放传统困难补助3201人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70798人,其中缴费人员125967人,离退休人员44831人。

  年末全县共有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317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发放标准不断提高,城镇低保由上年的360元/月调整为424元/月,农村低保由上年的216元/月调整为272元/月,全县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9147人,其中城镇居民663人。社区服务设施24处,社会救济对象、抚恤和补助优抚对象以及退伍、转业军人的生活、就业得到妥善解决。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户籍人口口径计算。

  (2)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数。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指标范围为2000万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指标范围为500万以上项目。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